先來分享我遇到的口試題目:
一、正心中學:英文自介+
太好看,你要怎麼處理
3. 如果你接一個新班級會怎麼帶
4. 你帶班最強調的是什麼
5. 給你接行政想接哪一組
7. 你檔案裡有很多學生寫給你的卡片,你印象最深刻是哪一張
四、桃園:專業口試,問的是英語教學,分數算在試教裡面
先來分享我遇到的口試題目:
一、正心中學:英文自介+
太好看,你要怎麼處理
3. 如果你接一個新班級會怎麼帶
4. 你帶班最強調的是什麼
5. 給你接行政想接哪一組
由於我小嫩嫩,除了正心中學,其他公立高中都進不了複試,所以這邊就跟大家分享國中複試的準備。
我原本很想考上高中,所以國中部分就先丟著沒準備,明明就在國中實習XD
我的國中複試都是在進了複試才開始準備的,所以都是用短短幾天速成,大家真的不要學我這樣> <
試教
第一場考新北,範圍是三冊,試教時間十分鐘,準備時間一星期,期間還跑去參加了三場高中初試(不要命)。
結果出來試教T分數55點多,口試太爛,T分數四十幾,新北口試跟試教各佔50%,不採計初試成績,所以我就只有備取,同時間我的兩位同學都正取,放暑假了。沒人這樣考一場就放棄的,所以我繼續考我心目中的第一志願高雄。
高雄不用口試,試教範圍只有五課,時間12分鐘,準備時間也是不到一星期,這次認真很多,把每課的教案學習單都做超精美(到了現場才被告知不能發給評審),試教也找了國中老師指導,(新北那場半次都沒練就去了有夠白目),高雄的試教方式我整個重想,結果分數80點多,一樣只有備取。
高雄的失敗讓我難過到不行,哭整天,還想說乾脆找別的工作算了,沒想到,此時傳來桃園進複試的消息,而且分數還頗高,所以還是收起眼淚,再次拾起課本,火力全開,範圍是一冊,試教時間十五分鐘。隔了一天,雲林也進複試了,幸運的是範圍跟桃園一樣,所以我一併準備,每課的教案跟學習單我都踏實做了,試教流程也再次大翻修,融合新北與高雄我覺得好的地方,再加上更多的創意混搭,三天內弄出九課的東西,也沒時間找教室練習了,自己在家處理,終於,在桃園跟雲林的試教都獲得評審的青睞,桃園80點多,雲林88,最後結果都是正取一。話不多說,來分享桃園與雲林的試教流程:
我的教學分五塊,暖身,複習,教句型,遊戲,收尾
暖身我是預設學生在我進教室前會自己念課文,所以走進去就直接誇獎他們念好棒,我在來的路上聽到大家念好整齊又很大聲,還說Alex你念超大聲,大家幫他拍手!!這樣就好熱鬧的開頭了。接著我有發作業的橋段,目的是要發教案跟學習單給評審,如果不能發的場次,這個部分就直接取消。
然後就介紹今天的課程,將標題寫在黑板,接著說我們已經學過這個單元的對話跟單字,今天要進入句型,我們先來複習對話,複習對話分成兩部分,先假裝有播CD,然後再說我們一起來畫組織圖,我畫在黑板。
複習完就開始上句型,我會先解釋我們學這個文法的目的,然後基本上我的方法是歸納法,先給例子,用圖片造句,跟學生互動,最後才導到結構,甚至就不講結構,因為我覺得講結構很無聊。上完再玩遊戲,我有兩種遊戲,一種是心理測驗,一種是過關得禮物的遊戲,看單元,選一種來用。我的過關海報有改過,1.0版本是我在新北時用來複習整課,2.0版本是我把旁邊切掉,剩下題號跟獎品列。這海報很好做,我美勞這麼爛,所以大多用印表機搞定,建議大家要想一個萬用的道具,每課都用這個就不用扛一堆去考試!!
最後收尾就是複習今日所學,把黑板的句子都帶他們唸一次,最後交代作業,作業我通常是一張學習單,加上請他們預習,也許是預習下一個Sentence pattern,我會請他們比較那個pattern跟我們今天教的有哪裡不同,明天要問他們,也許是請他們預習Reading,我也會說我要問他們,交代完作業問一下有沒有問題,沒有的話就結束掰掰。
還是來看圖說故事比較清楚:
這是我新北的海報,很實驗性的弄了這樣的東西,分成兩組比賽,一組Ironman一組Spiderman,我有做這兩個英雄的圖片,該組答對了我就貼在獎品旁邊。題目共五題,五種類型,從一到五各玩一題。
(老虎那邊本來有個W啦,不見了XD)
2.0版,也是一組Ironman一組Spiderman,在雲林的試教我用這個版本針對句型的練習玩了兩題(我也只設計兩題XD),一題是是非題,我有做OX的牌子給學生舉,沒有學生啦我就自己解釋過去,當作有人玩了。另外一題就是請他們回答學習單的一道題目,學習單剩下的就是當作業。
我有帶真的筆和爆米花的圖片去頒獎,自己在那邊當兩組學生又自己主持活動,玩得好開心XDD 好蠢XDDD
備課的部分除了教案,我就是自己用廢紙畫黑板,到時候抽到哪課就是按照我紙上的這個去準備,雲林場我還夾在課本裡帶進去,不過沒有時間偷看啦,自己還是要準備熟一點才行,我試教都沒在看課本的。
上面那個U9是我桃園試教的內容,黑板分成兩部分,一邊是複習對話,畫一些蠢圖,少部分是用貼的。另一邊是教句型,最後structure部分我在試教時就沒寫了,只完成那兩個例子。接著是玩遊戲,這課的遊戲是心理測驗,超爽不用道具,只靠我一張嘴,這課要練習if,所以題目就是if you can make a phone call right now, you will call... (A) your mom (B) our principal (C) president Ma
問學生他們選哪個,然後請他們回答整句:If I can............,給學生練習句型的目的就達到了。最後再講選每個學項代表什麼,選A就是很愛家人阿,你會是一個很受歡迎的人喔~ 巴拉巴拉,每個選項都是正面的就對了。
我在桃園來不及給學生分析心理測驗結果,就告訴他們我下次上課再說XD 桃園台下有六位學生,他們也真的永遠都不知道答案了> <
最後的最後我來整理一些提醒:
1. 課程目標要清楚
我的試教內容很多,一不小心時間就會掌握不好,變成讓評審抓不到重點,像是桃園我畫Graphic organizer不小心畫太久,導致我後面遊戲玩不完,專業口試時就有被問說我今天教學的重點是dialogue還是pattern,幸好桃園有安排馬上接在試教後面就是由試教的評審專業口試,讓我有解釋的機會,也讓評審更清楚我的教學設計理念,和我對於英文教學的專業知能。大部分的人都說教句型,所以我就教句型,但也有同學教Reading也上榜了,所以也許只要選自己有把握駕馭的內容就OK吧。
2. 隨機應變
試教場合有太多時候會出現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像是我在桃園場有學生,我邀請學生上來寫,結果馬上被打槍,我就說沒關係,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好嗎,他就說好。我請學生回答問題,他們都有回答,我就超開心,雖然他們很小聲,但我也都超用力鼓勵他們,說我喜歡他們的答案,然後複頌他們的答案給大家聽到。雖然說我每課的板書都安排好了,但雲林場我版書寫不夠高,所以最後一行字我放不下,只好換地方寫,接著第三塊我又要貼遊戲海報,所幸就蓋在字上,不然在那邊擦黑板太難看了,但這時我心已經抖了一下。接著我的習慣會在結束前帶學生念一次黑板的句子,阿哈哈完了,最後那個句子有幾個字壓在海報下面,我就自己念出海報後面的字句一邊笑,然後誇獎學生You are so smart!!!意思是說學生連壓在海報下的都還記得我寫什麼 都會念XDD
試教的順序都是事先排好的,我的桃園時間是11:50,應該是很鳥,因為學生跟老師都累了餓了,但我利用這個劣勢替我的教學增色,一開始我不是都假裝有聽到學生念課文嗎,我就說,哇塞!要吃飯了還這麼有精神,太棒了。例句也有一個是說If you feel hungry會怎樣。最後整個試教結束還加一句Enjoy your lunch,評審都笑了。
3. 早點報名
我遇到的考試試教時間都是按照准考證號碼去排,所以很晚報名的人號碼就很後面,試教就是在下午,甚至到晚上或是第二天,高雄場就有人排到第二天,這樣超可憐,因為第二天還有別的考試,那些人就被迫放棄了。我都滿早報的,所以號碼都算在前面,試教都在早上結束,建議大家不要拖到最後一天期限才去報!!
4. 找人討論
不要埋頭苦幹,找同學或師長聊聊,一定會有新的想法跑出來,這邊我就要超級感謝我的老師們與試教夥伴們,我的試教流程和內容就結合了許多人的點子慢慢修正。此外,網路上有很多人分享自己的經驗,也都可以作為參考,當然,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東西,完全按照別人的意思是無法出奇制勝的,多看多問多想。
5. 道具簡潔
現在有些縣市直接規定不用道具,有些還要,我考的都要> < 路上看到不少考生都扛超多東西,我就想說我要做萬用的東西跟一些小圖片就好,萬用海報如上,然後每一課我都有幾張圖貼黑板的圖,那些圖大部分從教具箱裡面的字卡剪下來,背面貼上磁鐵就OK了,教具箱英文老師們都超多,不管版本,扛個三箱回家整理就超夠用了。少部分圖片教具箱裡找不到的,我就自己用印表機印。我圖片也常常很多課共用,反正就是提高教具的利用率與重複率,反正評審又不知道其實你別課也是這些東西XD
先這樣,還有想到再補充!!
今年首年參加教師甄試,參考學長姊以及網路上前人分享的經驗,慢慢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在此向大家分享。
教育專業科目
國中的教甄都要考教育科目,高中部分只有極少數會考,像是新北市高中聯招、新竹女中等。我的教育專業科目主要是靠教師檢定前的準備,教檢後就幾乎沒再念教育,時間多花在英文科,頂多寫寫教育考古題,玩一下阿摩,維持寫題目的手感,另外,考試很常出考古題,有的甚至一字不漏完全一樣,所以多做題目準沒錯。教師檢定前我念教育算很扎實,自己邊看陳嘉陽邊寫筆記,之後寫題目,有不清楚或沒看過的觀念就補充進筆記裡,那些厚書就被我冷落了XD
筆記本本們
筆記就是大概像這樣,花花綠綠,字醜醜,另一頁留白,用來貼另外印下來的補充內容
書單:
讀書計畫,九十分訂太高啦開玩笑XDD 中間跨年還是跑去玩了(打屁股)
英文專業
學長姊有交代,英文單字一定要背好,分數就會高,所以我從大四下就開始參加讀書會背單字,每個禮拜都有人出考題考單字,慢慢累積單字,到了考教檢前我已經把GRE單字整本背過,雖然不熟,但至少有個印象。考完教檢就繼續全力衝刺單字,整本單字書來來回回翻翻翻背背背,寫考古題從四個選項都沒看過到後來單字題可以速速寫完,這就是進步。
我背單字第一次很認真有弄vocabulary notebook,把每個字都查字典,至少都查了http://www.ldoceonline.com/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 http://www.learnersdictionary.com/ 然後把例句跟解釋都抄下來,複習的時候就是讀筆記,搭火車也帶著看,跟教育筆記一樣,這些筆記本都是舊本本,沒花半毛錢買新筆記本。
除了單字,我有看英教的書,大概翻一次而已。Brown兩本+Larsen Freeman的Technia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最後就是大量閱讀+寫考古題,閱讀就是看聯合報每周二出刊的紐時,加上我自己找一些網路上的新聞。考古題國高中的能找到的都做,高中的手寫部分也都有自己練習,高中單招考試都是挑戰人體極限,要在短時間內寫完所有題目就很難了,還要寫好、寫高分,真的要一練再練,寫多了自然就寫得快。
單字筆記本們
每頁都先寫日期,然後留個地方可以記錄自己複習幾次。
先寫例句再寫定義是參考我們大學教授製作單字投影片的作法,這樣的好處是你可以先從例句去猜意思,猜本身就是學單字的方法之一。
我沒有背大家推薦的那幾本單字聖經,從頭到尾我只看了這本就足以應付考試了。
筆試部分的分享大概就是這樣,教育專業就是要趁教檢前念好,教檢後就全力衝刺專業科目,以國中來說,英文專業科目一題兩分,教育一題一分,所以英文的影響力比較大,分數要盡量拿到,複試就能進。
時間:102年四月~七月
總計:18場初試、5場複試
初試:台中一中、台中二中、文華高中、松山高中、豐原高中、桃園高中、楊梅高中、嘉義家職、鳳山高中、中正預校、成德高中、正心中學、高雄市高中聯招、教育部高中職全國聯招、新北市國中英語科聯招、高雄市國中英語科聯招、桃園縣國中英語科聯招、雲林縣國中聯招英語科
複試:正心中學、新北市國中英語科聯招、高雄市國中英語科聯招、桃園縣國中英語科聯招、雲林縣國中聯招英語科
結果:三正取。桃園縣國中英語科聯招正取一、雲林縣國中聯招英語科正取一、正心中學英文科正取一。
二備取。新北市國中英語科聯招備取八、高雄市國中英語科聯招備取六。
四月開始參加高中單招的考試,從考四十幾分進步到七八十分,雖然仍然沒能進複試,但英文實力在短時間內突破很多,國中聯招才有機會藉由英文專業科目拉高分數進入複試,進而有上榜的機會。我不後悔挑戰十幾場高中考試,這些都是學習、都是經驗的累積,也許明年,我會繼續努力讓高中甄試上榜。
感謝家人的陪伴,最北松山最南中正預校,三個月來爸媽跟我一起到處奔波,出錢出力,讓我不用自己一個人搭車趕考,在沒有經濟壓力下,想考的我就報名,想去的地方就有人載我去,有今天這樣的成績,大半要歸功於我父母,幸好,我也沒讓他們失望,教甄一年就解決了。教職得來不易,今後在學校必定盡心盡力,才不愧對家人與自己。
將來我成為一位老師,我的教學會:
具備什麼樣的個人特色?
將來我會是一個勇於嘗試、吃苦耐勞、喜歡貼近學生的老師。
從事教職將是一份長久的工作,如何在每一次、每一年的教學有所進步、突破、創新,會是我很重視的一環;剛開始可能不像資深老師一般上手,所以我會花更多力氣與時間去嘗試新的東西、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甚至是帶班技巧;我會運用科技提升教學品質,時時與學校老師或網路上的教學夥伴交流,不畫地自限、不墨守成規,要當行動力強、點子多多的老師!我希望能將自己求學的路上認為不錯的上課方式、學習方法加以調整並教導國高中生使用,拓展學習的寬度。學生念書是辛苦的,我也會盡可能的陪伴他們走過最慌忙、最有壓力、最徬徨的青春期、他們的學習重要階段;我是老師,也是他們的朋友、他們能信任的人。
對於教與學,你有怎麼樣的價值觀或看法?
教與學都是不能懈怠的。
教的人必須時時檢視自己,不斷得構思、實踐、修正;觀摩他人,學習好的地方、修正自己可能犯下的相同的錯。教別人的同時,自己也不斷的在學習與成長,不怕犯錯,給自己一個最甜的微笑,繼續向前邁進。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無論目標是什麼,是明天的考試、幾個月後的基測、或者純粹只是要替生活增色,都需要毅力來堅持自己的學習。要有好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有一位好老師將能帶領我們走得更順,但努力的人終究是自己,誰都不能代替我們將單字塞到腦子裡,不是嗎?
你可以整合的教學資源是什麼?在哪裡?
我可以整合的教學資源可以從網路、任職的學校、社區、母校等處取得。
網路上的資源可以是其他老師的經驗談、教案、教案分享,也可以是適合教學的影片、音樂之取得管道,網路也可拿來做班級經營的一環比方說架設班級部落格。
任職的學校有同事們可以詢問,甚至可發展出協同教學,豐富學生的課程。學校裡的圖書館、校園環境、電腦教室、視聽教室等設備也是可妥善利用的教學資源。
社區包括家長、社區的公共設施、甚至古蹟、觀光景點,都可以是教學的好幫手。
母校,有我現在就讀的清華大學,加上我的社團(清華電台),大學的朋友、高中的朋友、甚至更之前求學階段的朋友都是資源,因為他們現在可能在各個不同領域發展著。曾經就讀的學校也是好用的資源,最重要的就是老師,回想以前老師教我們的種種,將其加以改正即可融入自己的教學中。
你可能常用哪一個所學的教學法?教學技巧?教學科技?為什麼?
我可能常用合作學習法。
合作學習法對於我比較想任教的國中生來說應該能有不錯的教學成效,因為合作學習可增進學生間的革命情感,小組競爭的壓力下會更努力上課以免落後他人,小組內的孩子也要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動與合作,遇到溝通障礙、意見不合的時候該如何解決,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巧,希望學生在英文課上能夠認真學習課本上的內容,也帶走一些做事的方法、與人相處的技巧。
教學技巧上,我會善用學生之間的力量,培養學生的內在動機,讓他們從小組的競爭上漸漸轉為替自己學習與成長。
教學科技的利用我認為必須與網路密切結合,這是個E化的世代,善用網路沒有空間限制、容量無限、資源共享、訊息快速更新的特性,讓學生的學習與世界的脈動同步前進,使學習走出教室、走出學校、走出台灣,眼界開了、夢想也變大了。
夢想好大好大,維尼,正踏在通往夢想實現的路上。
我知道,還有你們陪我。別懷疑,就是正在看這篇的你:)
一起加油!
協同教學法我覺得是目前為止學到最「夢幻」的教學法,為什麼說它夢幻呢?因為我光是看課本說協同教學法的意義是「由許多不同的教學人員組成教學團,共同計畫,合作進行的教學方法」就覺得這教學法實施起來難度真的好高;每個老師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課程規劃、自己的教學重點,學生跟家長也都對不同老師、不同科目有不一樣的期待,校方重視的更可能只是學生的升學成果而非老師的特殊教法,該如何讓老師們聚在一起為一個班級上課又能達到很棒的效果呢?這邊以我以後想在高中任職英文老師的角色來看,我會希望把英文寫作課跟其他科目老師作協同教學,以往老師在教英文寫作的時候通常只是照著課本教、然後要我們練習寫,如果我能將寫作與實務結合,學生應該會更樂於練習、學習成果應該也會不錯。首先我想到的是如果要教學生怎麼去描寫一個過程,我可以先讓學生先自己預習課本這個部份,然後請家政老師教他們做一個步驟沒有太複雜的點心或一道菜,家政老師ㄧ邊教,我可以在一旁一邊為大家以簡單的英文講解老師的動作,之後大家親手料理完後可以享用這道成果,然後我再大約講一下寫作要點,學生回家就可以以此做菜的過程寫一篇作文。如果要寫一個描寫景色的文章,我會請美術老師替他們選幾幅有代表性的名畫,然後給學生分組,幾個人寫一樣的,等我批改後請他們小組上台替大家講解這幅畫,最後再請美術老師給大家真正地這些畫的故事。這樣的寫作課會讓大家期待,期待老師還會給他們什麼不一樣的體驗。
我的協同教學法會注意「協同的必要性」,不會為了協同教學而協同教學,課程的安排一定要是真的對學生有幫助才行,不然就是浪費了資源跟時間。我希望我的協同教學中,一次不要有太多位老師ㄧ起,像上一段我所的構想都是一堂課只有我跟另一位老師,我希望這樣的原因有三點,一:太多老師協調上困難度會提高;人多就意見多、時間也難湊。二:太多老師容易讓教學重點失焦;每位老師有他自己的專業所在,主導的老師應該要好好拿捏課程分配。三:太多老師會讓學生較難跟上教學腳步;學生可能會不知道你們這群人在幹麻。此外,我不會太常使用此教學法,希望讓學生有所期許、而不是習慣了這種教學法。
演示當天用MV來教學這個點子我相當喜歡,先前沒看過老師這樣教學的,頂多是用CD PLAYER播放歌曲給我們聽,既然都要聽歌了,why not 加入影像?這組GOOD JOB!只是播MV要注意版權問題,這樣公開播放應該是違法的...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克服才行,否則被查到就不好了。演示當天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小組內沒有討論機會,既然都分成小組了,老師不妨就給學生一些討論時間,不然學生就只能私底下閒聊而沒有大方的互動,這部分在課程的規劃上要再注意。
1. 課本第470頁提到:好的演說是沒有紀律秩序的問題。這句話該怎麼解讀比較好?
2. 跨科的協同教學以結合幾門課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太多門的話是不是會讓教學過於複雜、學生吸收不易?
我喜歡合作教學法這種上課方式,對於各年齡層的孩子都能適用,而且能產生不同的效果。就英語教學來看,演示當天這組就表現得不錯,雖然塞進了太多活動導致各項討論時間被嚴重壓縮,但還是充分展現了合作教學法的精隨,學生也在小組間的競爭中認真學習著。未來在我的英語教學中,我覺得可以將合作教學法運用在額外的閱讀課,比方說另外為學生選購小說增進閱讀量以及閱讀技巧。單獨叫學生回家看顯得太過無趣,也看不太到學生的進不及吸收與否,所以我想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處理。首先,我會先選擇幾本比同學程度稍高的小說,接著將同學做異質性的分組,組內會有程度好的也有較需要加強的,希望他們可以互相幫忙與成長。然後,發給各組不同的小說,一組內的組員有一樣的小說,每周有固定的量回家看(這將是持續一整學期的活動),小組內必須找時間討論內容,分配工作準備下周上台報告,有人上台、有人整理內容、有人製作表演道具(如果需要的話)等,然後在某一個固定的課堂時間中給各組上台分享這周看到的故事,老師會讓學生為其他組評分,老師的評分也會占一部分,到期末積分最高的前三名由老師頒發獎品,結束這一學期的小說閱讀。同學為了能夠上台講述故事給大家聽就必須讀懂故事,小組內可以互相協助,也有相顧督促的效果,當組內有人想打混不看時會被其他組員討厭,這對中學生來講是很大的壓力,跟老師上對下施予的壓力是不同的。
在我的合作教學當中我會注意學生內部是否分工恰當,會不會有人混在裡面都不做事也不認真負責自己的閱讀,如果發現這樣的同學,我會先口頭勸告,如果之後情況沒有改善,我會採取行動,直接幫該組分配工作,並特別注意該位同學的表現。合作教學裡我希望每位學生都能發揮所長,同時也勇於嘗試自己沒碰過的挑戰,比方說,害羞的孩子可以練習上台說話,整學期下來一定會進步,將來在其他的課堂上也能有所表現,不單單只在我的課堂上。此外,除了同學呈現出來的學習內容之外,我會表揚模範小組,這部分包括組內的工作分配、合作氣氛、人際互動等等,讓同學在處理小組活動時注意怎樣去建立與經營小組關係,鼓勵得獎同學的同時也讓班上了解合作學習的真諦。
演示當天沒有先告訴學生今天的課要做什麼就一直劈哩叭啦的開始一個又一個的活動,如果老師可以先給學生的底,今天的教學重點在哪、我們即將要完成哪些活動,學生應該能夠比較進入狀況,那天上課我們組就有點無法跟上老師。彰化師範大學的網頁上http://acadaff2.ncue.edu.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97020401&Category=53
有許多教學法的介紹,在合作教學法這部分就有提到教師扮演的角色應"清楚描述課程目標"與"清楚地解釋作業及目標結構"。如果能做到這點,學生上起課來應該會更順利、更有系統。
1. 合作教學法與先前的討論教學法十分相近,兩者最大的不同點在哪呢?
2. 合作學習法如果實施整學期效果好嗎?一學期下來組員的互動默契應該會很棒,對於此教學模式會熟悉,但是這樣會造成不好的效果嗎?
針對「概念教學法」的了解,請在Journal 7裡回答下列問題: 1. 請設定自己未來回從事教學工作的場域(例如「高中英文科」)。試想,「概念教學法」將可以運用在你的教學那個部份?可能是怎麼樣的單元?計畫如何進行?(2 points) 2. 在你的教學裡會有你自己的個人特色。在實施「概念教學法」時亦同。所以你的「概念教學法」裡,你會特別注意那個事情?可能刻意忽略那個事情?個人特色在哪裡?(2 points) 3. 請尋找相關資源(註明資料來源與資料尋獲方式):在「概念教學法」裡,哪些是演示當中沒有強調的部份,但你覺得很有意義值得一提? (1 point) Deadline: Post on your Blog by Class time of May 18
這週是我生平第一次上台教書,雖然有組員精心設計的教案,但上的是我不拿手的國文還是讓我緊張了,三不五時英文還脫口而出!幸好最後順利結束,感謝大家的配合與指教,這個第一次的經驗維尼永生難忘!
概念教學法可使學生對於某特定概念有深刻的學習與思考,因此,我認為概念教學法可運用的地方很廣。以英文科來說,概念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學習什麼時候用完成式(have+Vpp)、什麼時候用現在進行式(be+Ving)、什麼時候用簡單式(VR)等文法概念,上述三種分別代表不同的動作進行程度,彼此也有互相照應的關係,運用「概念教學法」可使學生藉由推敲、舉例、歸納、比較,精熟文法的使用時機及方法,老師可以先講解這三種句型,接著舉些中文句子的例子問學生它們應該用哪種句型,學生能正確區辨之後,老師可讓學生練習造句甚至活用編故事,應該可以達到不錯的學習成效。
概念教學法的運用當中,我會希望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動腦與討論及發表,上次演示時我覺得前面老師講解的時間不小心用掉太多,導致壓迫到後面學生討論的時間,如果下次還要用這種教學法上課的話,我會更注意時間的掌控,給學生充沛的時間思考,讓學生有表達的機會,老師才能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同學也能從他人的發表當中檢視自己的概念是否正確、是否完整,這樣的過程應該比老師一人講課有趣、有效。
我在台中市九年一貫教學網http://etoe.tceb.edu.tw/modules/km_user/viewres.php?did=7615看到一位老師以概念教學法設計的教案,教學對象雖為國小學生,但我覺得這個設計仍然相當值得各位參考,該老師選擇以概念教學法教導「乘數、被乘數」的概念,我認為很合適,因為這兩者正好有正反兩面的感覺,可以做比較,而這兩個概念學生本來就容易搞混,用概念教學法可使學生概念正確且經熟。老師的投影片設計建議大家可以在該網站下載來播映看看,活潑生動又很能帶出概念教學法的意義,反覆練習、思考、歸納,老師在每一個小段落後都請大家「不要把答案說出來、放在心裡就好」,這樣的用意應該是要請小朋友自己慢慢體會老師這一連串動作的目的,最後學生自然就瞭解概念、也明白探索概念的過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