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我成為一位老師,我的教學會:
具備什麼樣的個人特色?
將來我會是一個勇於嘗試、吃苦耐勞、喜歡貼近學生的老師。
從事教職將是一份長久的工作,如何在每一次、每一年的教學有所進步、突破、創新,會是我很重視的一環;剛開始可能不像資深老師一般上手,所以我會花更多力氣與時間去嘗試新的東西、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甚至是帶班技巧;我會運用科技提升教學品質,時時與學校老師或網路上的教學夥伴交流,不畫地自限、不墨守成規,要當行動力強、點子多多的老師!我希望能將自己求學的路上認為不錯的上課方式、學習方法加以調整並教導國高中生使用,拓展學習的寬度。學生念書是辛苦的,我也會盡可能的陪伴他們走過最慌忙、最有壓力、最徬徨的青春期、他們的學習重要階段;我是老師,也是他們的朋友、他們能信任的人。
對於教與學,你有怎麼樣的價值觀或看法?
教與學都是不能懈怠的。
教的人必須時時檢視自己,不斷得構思、實踐、修正;觀摩他人,學習好的地方、修正自己可能犯下的相同的錯。教別人的同時,自己也不斷的在學習與成長,不怕犯錯,給自己一個最甜的微笑,繼續向前邁進。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無論目標是什麼,是明天的考試、幾個月後的基測、或者純粹只是要替生活增色,都需要毅力來堅持自己的學習。要有好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有一位好老師將能帶領我們走得更順,但努力的人終究是自己,誰都不能代替我們將單字塞到腦子裡,不是嗎?
你可以整合的教學資源是什麼?在哪裡?
我可以整合的教學資源可以從網路、任職的學校、社區、母校等處取得。
網路上的資源可以是其他老師的經驗談、教案、教案分享,也可以是適合教學的影片、音樂之取得管道,網路也可拿來做班級經營的一環比方說架設班級部落格。
任職的學校有同事們可以詢問,甚至可發展出協同教學,豐富學生的課程。學校裡的圖書館、校園環境、電腦教室、視聽教室等設備也是可妥善利用的教學資源。
社區包括家長、社區的公共設施、甚至古蹟、觀光景點,都可以是教學的好幫手。
母校,有我現在就讀的清華大學,加上我的社團(清華電台),大學的朋友、高中的朋友、甚至更之前求學階段的朋友都是資源,因為他們現在可能在各個不同領域發展著。曾經就讀的學校也是好用的資源,最重要的就是老師,回想以前老師教我們的種種,將其加以改正即可融入自己的教學中。
你可能常用哪一個所學的教學法?教學技巧?教學科技?為什麼?
我可能常用合作學習法。
合作學習法對於我比較想任教的國中生來說應該能有不錯的教學成效,因為合作學習可增進學生間的革命情感,小組競爭的壓力下會更努力上課以免落後他人,小組內的孩子也要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動與合作,遇到溝通障礙、意見不合的時候該如何解決,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技巧,希望學生在英文課上能夠認真學習課本上的內容,也帶走一些做事的方法、與人相處的技巧。
教學技巧上,我會善用學生之間的力量,培養學生的內在動機,讓他們從小組的競爭上漸漸轉為替自己學習與成長。
教學科技的利用我認為必須與網路密切結合,這是個E化的世代,善用網路沒有空間限制、容量無限、資源共享、訊息快速更新的特性,讓學生的學習與世界的脈動同步前進,使學習走出教室、走出學校、走出台灣,眼界開了、夢想也變大了。
夢想好大好大,維尼,正踏在通往夢想實現的路上。
我知道,還有你們陪我。別懷疑,就是正在看這篇的你:)
一起加油!